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测绘学   156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547篇
海洋学   21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非线性波浪波面追踪的一种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Laplace方程的Green积分表达式和波面BemouUi方程所建立的非线性波动数学模型,是一个时域上具有初始值的边值问题,而精确地追踪自由表面的波动位置,给出波面运动瞬时的波面高度和波面势函数,是建立时域内非线性波浪数值模式的基础。本文采用0-1混合型边界元剖分计算域边界并离散Laplace方程的Green积分表达式,采用有限元剖分自由水面并推导满足自由表面非线性边界条件的波面有限元方程,联立计算域内以节点波势函数和波面位置高度的时间增量为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通过时步内的循环迭代,给出每个时步上的波面位置和波面势函数,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波浪波面追踪模式。数值造波水槽内的波浪试验表明,其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深水铰接塔平台在波流联合作用下的组合共振特性。将平台顶部工作单元简化为集中质量,塔柱和浮力仓简化为均匀直杆,建立了铰接塔平台运动分析模型。考虑海流和波浪对平台的作用,应用Morison公式计算铰接塔平台瞬时位置所受水动力,依据拉格朗日原理建立了铰接塔平台的强非线性运动方程。分别考虑波浪作用和波流联合作用,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高400m、塔柱直径15m的浮力塔平台的多种组合共振响应。研究表明,波浪作用下平台将出现2vm+vn组合共振,波流联合作用下平台将出现vm+vn组合共振、2vm+vn组合共振。  相似文献   
93.
济南典型地区地基土污染腐蚀性质变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相然  姚志祥  曹振斌 《岩土力学》2004,25(8):1229-1233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济南市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以济南市典型地区的地基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开展了水-土化学作用的物理力学效应实验,在现场对已经污染腐蚀的地基原状土样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地基土腐蚀后其物理力学性质有显著地变化。遭受污染腐蚀的地基土和无腐蚀的地基土相比,前者液塑限和压缩模量减小,液性指数和压缩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94.
强夯-降水联合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周健  曹宇  贾敏才  黄茂松 《岩土力学》2003,24(3):376-380
针对强夯法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时超静孔压消散难和易出现“橡皮土”的问题,提出将强夯和井点降水技术结合起来,利用井点降水技术来加速夯后超静孔压的消散和软土固结,并结合上海市某集装箱堆场工程中土部为吹填细砂、下部为饱和软粘土的地基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对加固过程以及加固后的土体变形、超静孔压变化、工艺参数、加固效果和加固后土体的时间效应以及强夯的加固机理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强夯和井点降水技术的合理结合进一步拓宽了井点降水和强夯法的应用范围,为我国沿海地区广为分布的软土地基的加固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5.
地下水对岩体的强度和变形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地下裂隙水的渗流作用,岩体强度降低,围岩稳定性减弱。为了有效反映地下裂隙水对大岗山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岩体流固耦合作用机理,采用FLAC3D计算程序对该工程体稳定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渗流的作用虽然致使围岩稳定性更加不利,但由于加固措施得当,运行期的洞室群整体已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传统矿山压力观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采场组合矿压观测方案。通过对组合观测理论、观测方法、实施方案的论述,提出了一套理论上可行、实践中可用的实用矿压观测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案对监测矿山压力的变化规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对煤矿企业的矿压观测方案部署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7.
李迪  张漫  王志旺 《岩土力学》2006,27(Z1):1156-1160
传统的岩体承压板法变形试验以假定岩体为半无限均质弹性介质为前提,只能得出一个综合(等效)的弹性(或变形)模量,对于水电工程中经常遇到的薄的软弱层带的模量不能测定。为此,需要在传统的岩体变形承压板法试验的基础上发展淅的层状岩体承压板法变形试验,它可以利用分层弹模计算的方法测定出软弱层带及其他各个岩层的模量,是岩石力学试验方法上的一次突破。笔者将首次系统地介绍这种新的试验原理、实施、分层弹模计算方法和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8.
复合加筋排水褥垫加固路基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晓光  刘汉龙 《岩土力学》2008,29(8):2302-2306
复合加筋排水褥垫是针对沿海缺砂地区开发的,具有水平排水与加筋作用的一项新型专利技术,可取代软基加固中的排水砂垫层。采用二维平面应变Biot固结有限元模型对复合加筋排水褥垫软土路堤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复合加筋排水褥垫可以满足水平排水要求,另外与传统的水平排水砂垫层相比,该技术可降低地基附加正应力和超孔隙水压力,有效抑制路基侧向变形的发展,减小路基沉降与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稳定性,加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
华北型煤田陷落柱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下水系统的径流或排泄带上,且处于次级向斜轴部或转折端附近、小断层或环形断层发育地段,如果古地表岩溶空洞、古地下岩溶空洞和膏溶空洞等为岩层塌陷提供了发源地,陷落柱发育的可能性极大。华北型煤田陷落柱的形成是以底部岩层中空洞发育为基础,地下水的强烈交替和水-岩作用为条件,岩体自身重力、地应力集中以及溶洞内的真空负压三重作用为动力,经过垮落、溶蚀、搬运、塌陷、冒落等周而复始的过程,分阶段逐步形成陷落柱。   相似文献   
100.
In‐plane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BRB) end rotation induced by frame action is a commonly observed phenomenon in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frames (BRBFs). However, its effect on BRB end connection behavior has not yet been clear. In this study, four BRB end deformation modes for quick determination of end rotational demand are proposed for non‐moment BRBF considering different BRB arrangements, installing story of BRBs, and boundary condition of corner gussets connected with column base. Key factors affecting BRB end rotation and flexural moments are examined theoretically by parametric analysis. Subassemblage tests of seven BRB specimens under horizontal cyclic loading were conducted by adopting two loading frames to impose the expected BRB end deformations. It shows that BRB end rotation subjected BRB ends to significant flexural moments, leading to premature yielding of BRB ends or even tendency of end zone buckling. The deformation modes, the flexural rigidity of BRB ends, and the initial geometric imperfections of BRBs were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BRB end connection behavior. The triggering moment induced by BRB end rotation was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end flexural moment. However, the moment amplification effect induced by flexure of BRB end zones became prominent especially for small flexural rigidity of BRB ends.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needs for design of BRB end connections are provided finall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